十一长假结束了,但是因“挪假”产生的“超级工作周”和“凌乱工作模式”让“中国式休假”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遭网友吐槽,原本的福利的小长假被指成为人们的难负之重,挪假式放假应何去何从?
中国于1995年起实行双休日制度。1999年,国务院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黄金周”,从此“调休”正式登场,并延续至今。
十一长假结束了,但是因“挪假”产生的“超级工作周”和“凌乱工作模式”让“中国式休假”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遭网友吐槽,原本的福利的小长假被指成为人们的难负之重,国人休假尴尬的破解之道仍待多方求索。
争议起源
网友吐槽主要集中在目前的放假调休方法,即挪假式放假。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节假日调休现象,指为延长法定节假日的休假时间,将与其临近的双休日挪借,分别形成两个7天“长假”(春节、国庆)和5个3天“小长假”(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
2012年1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2013年放假调休日期安排。根据安排,2013年7个法定假日共休息29天,但紧接着的7个周日都要上班。对此,当时就不少网友纷纷吐槽,“29天多半是从双休日挪借来的”,“放假还不如说是挪假”等,引发了对当前假日安排的讨论高潮。
针对今年放假所产生的问题,全国假日办自10日发布的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调查12日正式结束。自征集意见以来,约200万人填写了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网友对现行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表示不满,而对于是否调借周末形成7天长假、3天小长假的问题,意见分歧严重。特别是针对3天小长假“挪2做3”,反对声尤为强烈。
记者街头采访发现,“挪假”引起一边倒的不满,主要在增加的3个所谓“小长假”方面。挪2天工作3天,小长假不长,意义有限但频繁零碎,打乱了公众日常生活节奏。
问卷结果
“百姓对挪假反映多,顺应呼声做个调查”
国家旅游局假日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假日办委托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调查结果会送到相关部门作为参考。对于“是否会根据调查结果对假日进行调整”这个问题,该工作人员称他们只负责做问卷调查,并没有权限调整假期,“有关部门还在研究中。”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这次调查是一次常规性的民意调查,没有特殊的安排,“老百姓对挪假反映比较多,我们就顺应呼声做个调查。”对于为何要在十一后发布,其回应“我们经常在假期后做调查,这个时间老百姓关注度高。”
据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介绍,此次网络调查并不是假日改革的法定程序,以往要想调整黄金周都需要国家做出非常严谨的调研才能决定,调查手段要丰富,样本量要足够大,抽样调查人群必须合理。如果需要调整假期需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只调整前挪后借的方式就不需要这个层面来决定了。”
昨日,国家旅游局官网转载了题为“调查"中国式休假"给老百姓吐槽的机会”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要把这次取得的数据作为公共管理措施进一步调整和修改的依据,最好再多做一点更细致、更加科学的人群调查研究,取得更多的、科学性比较强一点的人群数据。
孟非:一年四季都应该放长假
浙江台著名主持人孟非于10月13日发了条微博设计长假:【长假设计】元旦一天,国庆一天;清明七天,七夕七天,中秋七天,春节七天。理由:1,夏天没有长假不合理。增设七夕长假,既是酷暑天的劳动保障,也方便父母带放暑假的孩子出游。这样,春夏秋冬四季四个长假,让民众充分享受季节更替的美好。2,既尊重传统文化,又体现以人为本。同意请转发。
刚发出时转发立刻上万,如今转发量已过十万。
白岩松:请取消借调
白岩松在《新闻1+1》里,对长假安排的建议:坚决取消小长假借调周末:①坚决取消清明、端午、中秋借周末调成三天小长假。②十一长假不仅要保留,五一也该恢复,一年中节假日应该从现在的11天增加至15天,这样长假中起码有一个不用再调周末,此时中国的发展节奏也需要这种假日。
专家预测 调休出的小长假或恢复正常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峰表示,调查数据分析工作已开始,完整的分析结果出来后将上报全国假日办公布。
对于群众吐槽的调休放假问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小长假不调休是有可能实现的。刘思敏表示,我国11个全民放假节日 中,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均是1天假期,通过调借双休日才形成3天小长假的,从拉动消费来讲,3天假和2天周末差别不大,从游客出游意愿和旅游行程计划来说,只有7天长假才能带来和周末不一样的质的变化。因此,在保证全年总放假天数不变的前提下,不再对小长假调休,而改为正常休假,从民意或经济需求上都是可能的。
国外带薪休假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国内放假混乱的现象让我们来看看外国是怎么放假的。
美国人休假自由
美国人带薪休假可以在一年中一次用完,也可以按需要分成多次使用。人事部门在对公司财务制度的管理上制定特别项目,会在支付工资时写清所剩假期的天数,帮助职工保存最终的累计资料。
加拿大周末大多有3天
加拿大一般每年除双休日外,另有10至12个法定假日,都安排在星期一或星期五,这样加上双休日就拥有一个3天的假期,每年通过这种称为长周末的假日,形成多个非常便于短期旅游的短假期。
根据加拿大劳动法规定,雇主每年必须给雇员带薪假期,这是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假如员工放弃带薪假,雇主要补偿年薪的4%,但依照法规,员工年薪也是随年限增长的。
澳大利亚假多期短
澳大利亚的公共假日虽然不少,但不像中国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大部分假日只有一天的时间,因此放假的前一天晚上一般是最热闹的时候。
公共假日一般是全民放假,但一些必须营业的部门,如大型日用超市则会适当地缩短营业时间,这时坚持工作就可以拿到两倍甚至三倍的工资。但澳大利亚当地人一般都宁可不要双倍甚至三倍的工资,而选择休假。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带薪假期”制度,除了公共假日外,澳大利亚公民每年至少有20天的带薪休假,还能获得相当于平时工资17.5%的奖励工资。
日本节多假也多
日本的工薪族虽然一天上班时间挺长,但他们的假日也挺多,除了星期六[1.06% 资金 研报]和星期日休息外,每个月基本上还有一两个其他假日,也就是各种纪念日。这些假日在日历上显示为红色,人们就把假日叫做“红日子”。
一年中较长的假期有3次,5月份红日子最多,所以红日子再加上星期六和星期日,基本上也就是个黄金周了。8月份日本有盂兰盆节,是家庭团圆、地域狂欢的节日。日本各公司视情况决定放假天数,约一个星期,也有的长达半月。
欧盟每年至少4周带薪休假
欧盟要求所有成员国要保证每年最少4周的带薪休假,包括全职职工和非全职职工。事实上,不少国家的休假天数高于4周。
芬兰的工薪阶层有6周的法定带薪休假。
瑞典政府推出了一项新的劳动管理政策,那些自愿脱离工作岗位、休12个月长假的员工,可以领取85%的失业保险金。
德国休假最大特点是灵活。德国《联邦休假法》规定,每人每年享有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加上法定如新年、劳动节、统一日、圣诞节、复活节等节假日,每年假期超150天。另外德国政府鼓励人们带薪休假,对自动放弃带薪休假的员工不予经济补偿。
法国的带薪休假已经多达每年6周了,而且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也降到了40小时以下。法国人把休假看作不可侵犯的权利。他们总能以最悠闲的方式度过假期。
荷兰法律对不同工种休假作出明确规定,休假成为法律赋予荷兰人的权利。如荷兰媒体从业人员每年有25个工作日带薪假。所谓“带薪”,不仅指员工工作报酬,还包括雇主向员工额外发放的度假津贴。如媒体从业人员度假津贴为年薪的8%,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
恢复五一黄金周是此次调查中网友呼声最高的建议。刘思敏认为,仅通过网络调查就恢复五一黄金周不太现实。刘思敏说,此次网络调查分析并不是假日改革的法定程序,以往要想调整黄金周都需要国家做出非常严谨的调研才能决定,调查手段要丰富,样本量要足够大,抽样调查人群必须合理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黄璜博士表示,目前黄金周已成为国民刚性出游需求的必备保障,同时也是国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利器。群众也有用更长的假期来促成休闲方式升级的需求,综合看,不太可能因为不调休而取消现有的黄金周。
据了解,往年的12月底,次年的放假安排都会公布。刘思敏认为,今年这个时间可能会拖后。今年十一黄金周暴露出诸多问题,全国假日办此次调查问卷更多是对民意的一次回应。调查结果的分析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全国假日办和国务院是否会以此为参考依据对放假安排进行微调。
刘思敏解释,不在年底公布放假安排是有先例的。1999年确定增加五一、十一黄金周时就不是在年底决定的,因此从今年的情况看,国家也许不会太过仓促地作出决定,哪怕只是微调也可能会等到明年两会上经多方讨论之后再做决定。